叫祠堂,旧时又称 “家庙”。
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称作“墓祠”。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