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出自中国古代神话,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夸父逐日:出自中国古代神话,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精卫填海:出自中国古代神话,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刻舟求剑: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守株待兔: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一般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生遗憾。
拔苗助长:出自战国时期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叶公好龙:出自汉朝刘向的《新序·杂事》。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意为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