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违规不给工人交社保导致工伤后,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赔偿问题:
协商赔偿:劳动者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签订赔偿协议书,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书进行赔偿。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非诉讼方式,可以通过仲裁委员会来判定工伤赔偿的责任和金额。
法院起诉: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缴纳了工伤保险,劳动者都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伤残等级计算相应的工伤待遇。
先行垫付要求: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医疗费和其他工伤待遇,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并通过强制执行要求用人单位履行赔偿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赔偿义务,劳动者可以向工伤管理部门提出先行垫付要求。如果工伤管理部门拒绝垫付,劳动者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
赔偿损失:如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费用、工伤保险费有关的罚款、滞纳金等费用。
维权途径: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向社保局反映举报、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等方式来维权。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遇到企业违规不给交社保导致工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法院起诉等多种途径来解决赔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