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羽护膝K50和K39的主要区别如下:
防护等级:赛羽护膝K50通过了CE2级别的认证,而K39则通过了CE1级别的认证。CE2级别的认证通常意味着更高的防护标准和更严格的质量要求。
结构设计:赛羽护膝K50和K39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K50的设计特点是具有三节结构,并且在侧边增加了一块防护区域,能够提供更好的小腿防护。此外,K50的中间部分有一个明显的凸起,使得护膝更加结实,不易变形。而K39的设计则可能相对简单一些,没有K50那么多的防护层和凸起结构。
适用场景:由于K50具有更高的防护等级和更全面的结构设计,因此它更适合用于摩托车骑行等高风险运动场景。而K39则可能适用于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运动场景。
总的来说,赛羽护膝K50和K39在防护等级、结构设计和适用场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选择哪款护膝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运动场景。如果需要更高的防护标准和更全面的保护,那么K50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如果运动场景风险相对较低,或者对护膝的要求不是特别高,那么K39可能是一个更经济实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