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是中国诗词声调的分类。“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分别称为平、上、去、入。第一声是平直的,其余三声有高低不平的变化。
平仄是在上述四声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就是把四声分成平仄两部分。平,是四声中的平声,表示平直的;仄是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表示曲折的。平仄运用到普通话里,就是把普通话的四声一分为二: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现代人创作新韵格律诗,其平仄标准按普通话四声标准执行,符合现实。普通话四声里没有标注入声,古入声被分别划入其他三声里面了,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入派三声”。这样一来,用普通话标准去判断古人诗词的平仄,有时候会出现今古不一的现象,这是自然的。必须明确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