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价总水平:利率随同期物价的涨跌,而变动。
2、利息负担: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3、利益利率: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和银行上交财政税收的增加或减少而间接产生的。
4、供求状况:利率政策要服从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局,并体现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