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没有光是完全“没有亮度”的。在物理学的语境中,“亮度”通常用来描述光的强度,或者光的能量密度。即使在绝对黑暗的环境中,仍然存在光子,这是由于热辐射和背景辐射的存在。
但是,如果从哲学或象征意义上来讲,有时候人们可能会用“没有亮度”来形容一些暗淡、模糊或者昏暗的光线。例如,月光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可能非常明亮,但在阴雨天或者浓雾中,它可能显得非常暗淡,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亮度”。
此外,还有“负亮度”的概念,即光源产生的光强度低于周围环境的背景光。这通常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尤其是在测量设备或者光学仪器中。
总的来说,“完全没有亮度”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上常用的表述,因为它与物理学的常识相悖。在科学研究中,通常使用“暗”或者“亮度低”来描述光线比较暗淡的情况。